环球即时:烛之武退秦师教案_《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1、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 教学目标:
3、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4、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6、 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7、 教学重点:
8、 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9、 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0、 教学难点
11、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12、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13、 教具准备:
14、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15、 课时安排:
16、 3课时。
17、 教学过程:
18、 第一课时:
19、 (一)导语。
20、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21、 (二)关于《左传》。
22、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23、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24、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25、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26、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27、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28、 ①生字:函、氾、佚、缒、阙。
29、 ②多音字:朝(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人名逢孙)。
30、 ③通假字:“知”通“智”。
31、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32、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33、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34、 资料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35、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36、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37、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38、 资料显示: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39、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40、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41、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2、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43、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4、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45、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46、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47、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48、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49、 (五)布置作业
50、 反复阅读课文。
51、 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52、 第二课时:
53、 (一)检查复习。
54、 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55、 回答:编年体史书。
56、 提问:《左传》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这部史书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影响。
57、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58、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59、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60、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61、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2、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63、 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64、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65、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66、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67、 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68、 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69、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70、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听多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71、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72、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73、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74、 (这些内容同样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在赘述)
75、 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76、 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77、 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78、 第一自然段:
79、 诵读指导:
80、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81、 (领读,齐读)
82、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83、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84、 (尝试背诵)
85、 第二自然段:
86、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87、 诵读指导:
88、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89、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90、 (领读,齐读)
91、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92、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93、 (齐读)
94、 第三自然段:
95、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96、 诵读指导:
97、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98、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99、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100、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101、 (领读,齐读三段)
102、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学生思考,讨论)
103、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再齐读一遍)
104、 第四自然段:
105、 诵读指导:
106、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107、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108、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109、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110、 (齐读课文)
111、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12、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113、 临危受命
114、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115、 (义勇)智说秦君
116、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117、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118、 (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119、 (三)布置作业。
120、 背诵课文。
121、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122、 第三课时:
123、 (一)检查复习。
124、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
125、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126、 ②集体背诵全文。
127、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128、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129、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130、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131、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132、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133、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134、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135、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136、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137、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38、 例句出处类型释义
139、 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140、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141、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142、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143、 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144、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145、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146、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147、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148、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49、 若。
150、 例句、出处、释义。
15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152、 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
153、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154、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
155、 说。
156、 例句、出处、释义。
157、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158、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159、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160、 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
161、 辞。
162、 例句、出处、释义。
163、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164、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165、 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166、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167、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168、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169、 鄙。
170、 例句、出处、释义
171、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17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173、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174、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175、 微。
176、 例句出处释义
177、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178、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179、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180、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181、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182、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183、 之。
184、 例句出处释义
185、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186、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187、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
188、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189、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90、 例句出处释义
191、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192、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93、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站》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194、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195、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196、 (四)布置作业。
197、 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198、 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199、 板书设计:
200、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201、 临危受命
202、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203、 (义勇)智说秦君
204、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205、 一、 导入
206、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在乱世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感受这千古不朽的语言的魅力。
207、 二、 感知课文,快速归纳文章结构。
208、 (一)阅读训练
209、 1.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210、 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211、 在这个步骤插入讲解: 史书体例
212、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213、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14、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215、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216、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17、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218、 (二)文章结构
219、 2.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
220、 ① ;② ;③ ;④
221、 3.说退秦师的理由:
222、 ① ;② ;③ ;
223、 三、 考点解析
224、 文言文阅读在高职考试中分值有15分,5个小题,而且考点也是基本固定,在选文上基本以人物传记类为主。在选项的设置上,很多的选项都来自我们学过的课文,体现了语段出自课外,考点来自课内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225、 四、巩固训练
226、 (一) 词类活用
227、 ⒈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228、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②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④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29、 (在东边;在西边)⑥臣之壮也(壮年)⑦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230、 ⑧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⑨君亦无所害(害处)
231、 A. B. C. D.
232、 倒装句
233、 ⒈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234、 A.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35、 B.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236、 C.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237、 D.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238、 (三)通假字
239、 ⒈对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40、 A.且贰于楚也
241、 B.共其乏困
242、 C.秦伯说,与郑人盟
243、 D.失其所与,不知
244、 (四)阅读训练
245、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46、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247、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48、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249、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250、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51、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252、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253、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254、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255、 五,课外训练
256、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257、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8、 A. 天下不信人 信: B.伤臣于王者 伤:
259、 C. 燕王不馆 馆:安排住宿 D.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恶:
260、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61、 A.①王以万乘下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262、 B.①臣东周之鄙人 ②臣之壮
263、 C.①伤臣于王者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64、 D.①今臣为足下使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65、 3. 翻译下列句子:
266、 (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267、 (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268、 附录:《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269、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它对晋国无礼,而且在与晋国交好的同时,又私下对晋国的敌人楚国表示友好。晋军驻在函陵,秦军驻在汜南。
270、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的话。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还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郑文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今日情急而求你,这是我的罪过啊。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他。
271、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如果灭亡了郑国而有利于您,怎么敢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跨越晋国,把秦国的边界置于远方,您也知道这有多大困难。怎么可以用灭亡郑国来扩大邻国的.疆土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那么秦国使节来往时,我们就可以供给他所缺的东西,您并没有损失什么。况且您曾被晋君赐予过了,他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王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所知道的吧。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它既然能把郑国当成自己东边的国境,那就会肆意扩大他西边的国境。如果不损害秦国,又将从何而去取呢?损害秦国来壮大晋国,就请您认真想想吧。”
272、 秦穆公很高兴,便与郑国订立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晋国大夫子犯请晋文公追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没有那人的力量,我今天也到不了这一地位。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还是回去吧。”于是,也离开了郑国。
273、 三维目标:
274、 知识与能力
275、 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76、 烛之武形象分析。
277、 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278、 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279、 过程与方法
280、 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81、 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282、 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28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84、 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85、 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286、 教学重难点:
287、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88、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289、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290、 课时安排:2课时
291、 第一课时
292、 教学目标:
293、 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94、 相关故事背景。
295、 梳理故事情节。
296、 教学过程:
297、 一、导入新课
298、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299、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300、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301、 二、了解《左传》
302、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303、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304、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305、 三、推进新课
306、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307、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308、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309、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310、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311、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312、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313、 文言句式及词语
314、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315、 ②敢以烦执事。
316、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317、 ④何厌之有?
318、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19、 分组朗读第三段。
320、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321、 ①以其无礼于晋。
322、 ②且贰于楚也。
323、 补充故事背景:
324、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325、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326、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327、 ②乃还。
328、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29、 ④吾其还也。
330、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31、 (四)齐读一、三、四段。
332、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333、 四、结束新课
334、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335、 五、布置作业
336、 背诵一、三、四段。
337、 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338、 板书设计
339、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340、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341、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342、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343、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44、 第二课时
345、 教学目标:
346、 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347、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348、 教学过程:
349、 一、导入新课
350、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351、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352、 敢以烦执事。
353、 焉用亡郑以陪邻?
354、 以 越国以鄙远。
355、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56、 邻之厚,君之薄也。
357、 之 何厌之有?
358、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59、 焉用亡郑以陪邻。
360、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61、 焉 且焉置土石。
362、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63、 宾语前置句
364、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365、 ①何陋之有?
366、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367、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368、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69、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370、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371、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372、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373、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374、 ③(烛之武)许之。
375、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376、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377、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78、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379、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380、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381、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382、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383、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384、 三、合作探究
385、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386、 (—)对于古人
387、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388、 邹忌与齐威王
389、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390、 触龙与赵太后
391、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92、 魏征与唐太宗
393、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39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395、 管仲与齐桓公
396、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397、 比干与纣王。
398、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399、 召公与厉王
400、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401、 (二)对于现代人
402、 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403、 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404、 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05、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406、 四、结束新课
407、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408、 五、布置作业
409、 背诵全文。
410、 一.有关知识
411、 1.史书体例
412、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413、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414、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415、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416、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417、 2.学法指导:
418、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419、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平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平”,切中肯綮。
420、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421、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422、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平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423、 [译文]
424、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425、 二.能力训练
426、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27、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428、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429、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30、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431、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32、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433、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434、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35、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436、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437、 3.以乱易整
438、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439、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40、 4.失其所与
441、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442、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443、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44、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445、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446、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47、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448、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449、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450、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451、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452、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53、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454、 C、秦伯说
455、 D、既东封郑
456、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57、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58、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59、 C、亦去之
460、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61、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462、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463、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464、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465、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466、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467、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68、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469、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470、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471、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472、 课外阅读
473、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474、 注释:
475、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476、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477、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478、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479、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480、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481、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482、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83、 A、用,情势,府尹,对答
484、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485、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486、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487、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488、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89、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90、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91、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92、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93、 A、初、始、而、遂、哉、而
494、 B、始、初、又、遂、耳、矣
495、 C、始、初、而、才、矣、以
496、 D、初、始、又、遂、矣、而
497、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98、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499、 B、狼奄至,引首顾曰:……
500、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501、 D、相如引车避匿
502、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甲>应是__________,<乙>应是_________。
503、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504、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505、 G、否定句
506、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507、 参考答案:
508、 1、B2、A3、B4、D5、B
509、 6、B7、D8、A9、CA
510、 贾岛《寻隐者不遇》
511、 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512、 CCDB
513、 甲C乙E
514、 推敲或炼字
515、 重复
516、 高二(8)班赵璐
517、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518、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519、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520、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521、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522、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523、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524、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525、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526、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527、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528、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529、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530、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531、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532、 [点评]
533、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534、 教学重点: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抓住左传笔法的神韵。
535、 教学难点:诵读,推究人物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536、 教学过程:
537、 一、导入:秦晋之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由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538、 二、说背景
539、 春秋形势图
540、 结合课文第一段,学生梳理背景。
541、 时间:九月甲午
542、 事件:晋秦围赵
543、 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44、 部署: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545、 三、文言学习诵读法介绍:因声求气
546、 古人论述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54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548、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549、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550、 “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清曾国藩《家训》
551、 气:
552、 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
553、 含义之二:情绪和感情态度、思想、气质等。
554、 四、三步诵读法:首正其音,次通其意,再求其气。
555、 齐读全文,正音、掌握节奏
556、 共gōng通“供”说yuè通“悦”知zhì通“智”
557、 缒zhuì阙quē逢páng孙
558、 通其意,诵读,用一个字概括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559、 五、求其气
560、 用经典论述引出《左传》特色,点明本文学习重点:通过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
561、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562、 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揣摩佚之狐、烛之武、郑文公语言中的语气、感情。
563、 (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564、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65、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66、 (2)学生诵读,点评
567、 (3)三个句子里分别寄寓的感情:
568、 于国事之忧心焦虑(“危”),对烛之武的信任(“必”);才不能用,牢骚满腹(“也”“犹”、“矣”、“也已”);真切自责,指明利害(“是,过”、“不利焉”)
569、 诵读、研讨烛之武说退秦穆公的一段话
570、 (1)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571、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572、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573、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574、 (2)依据“无限层折”说,学生诵读本段,讨论本段究竟有几层意思。(在赏析中解决重要字词)
575、 明确:第一层:内容上讲郑国必亡,语气上则体现以退为进的沉着真挚;
576、 第二层:内容上讲亡郑利晋,语气上则显出平稳、严正;
577、 第三层:内容上讲存郑利秦,语气上则体现高亢、诚恳;
578、 第四层:内容上挑拨离间秦晋关系,语气上则显得慷慨激烈。
579、 (3)引前人具体分析烛之武言辞的评论印证本段的绝妙
580、 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一
581、 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清】过琪《古文评注全集》卷一
582、 皆从利害上立言,反反复复,似深为秦筹者,委婉入情,令人自为心折,极辞令妙品。
583、 【清】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二
584、 诵读、赏析晋文公的一段话
585、 (1)“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586、 (2)借助“仁”、“知”、“武”三字赏析晋文公形象
587、 明确:在秦军改而帮助郑国时,晋文公表现出了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判断,(知恩能报求仁义、维持盟国展智慧、战未必胜见谋略),因而语气上应当读出晋文公英明睿智的沉稳自如。
588、 六、拓展迁移:(运用对对联的方式总结人物形象)
589、 古人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烛之武所言所行是也。诵读课文,结合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行事,仿照例句自己拟一副对联。
590、 如:郑文公诚心悔前过佚之狐慧眼荐英才秦穆公度势盟郑
591、 烛之武大义缒虎穴烛之武巧言退秦师晋文侯审时班师
592、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593、 《孙子兵法谋攻》
59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95、 小结: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学完《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又懂得了什么智慧呢?我想,一是告诉我们外交言辞的重要性,也就是如何说服别人,如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二是明白在国家大义面前,我们应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正气磅礴。
596、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597、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发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598、 本文的教学目标:
599、 积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
600、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品味浅易文言的能力
601、 正确认识烛之武的形象,能够历史客观评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602、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603、 (一)导语
604、 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言实为最高之军事原则,至少可用于战略,若能用于政略,效力尤大。
605、 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606、 (二)自学指导
607、 要求:
608、 资料检索:《左传》的相关常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殽之战;
609、 学习卡片制作,包括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注:主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610、 (三)课堂交流
611、 本环节目的是改变以往教师串讲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就知识卡片的示例:
612、 通假
613、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614、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615、 (3)秦伯说 说通悦
616、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17、 词类活用
618、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619、 (2)夜缒而出
620、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21、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622、 (4)阙秦以利晋 阙:使动用法
623、 古今异义
624、 (1)东道主
625、 (2)行李
626、 (3)夫人
627、 特殊句式判断句式:是寡人之过也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
628、 于晋且贰于楚也
629、 一词多义
630、 注:动态交流,采取抢答的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如本课的朝、因、封、辞、师等,都有很多例句,让同学抢答能激发兴趣,也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631、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632、 诵读品味,读出波澜
633、 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意应当有了初步了解,但文言教学阅读不可忽视,尤其是学生的感受建立在阅读之上。诵读指导:走进文本,揣摩人物心理,读出波澜。重点品读烛之武推辞的一段和说秦伯的一段。
634、 品味探究:如何看待烛之武的“辞”和“许”?如何评价烛之武?
635、 生讨论交流。烛之武的"话语里有对郑伯不能及时任用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学不能误读为烛之武的谦虚之词。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多诚恳的道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国家存亡的大义,烛之武焉有不“许”之理。当然啊,“许”也足见烛武能顾全大局,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抛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前去说秦,不失为大义之士!
636、 合作探究: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637、 设计学生活动一:探究烛之武打动秦伯最关键的原因(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烛之武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来说服秦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以史为鉴,挑拨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第五步:预测前途,劝秦谨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638、 设计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为烛之武的这段精彩说辞写一段点评,不少于100字。点评示例:烛之武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分析利害,委婉曲折、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左传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注:点评的文字主要见于教参,以往教学我多采取静态的处理方法,把答案给学生,直接窒息了他们的思维。现在我运用新理念,让他们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39、 (五)迁移拓展
640、 本文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尤其是他的游说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去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根据下面的情境,试写一段劝说辞。(任选一题)情境一:父母经常偷窥你的信件,这天你一放学,就发现妈妈又在翻看你的日记本,于是你对妈妈说······情境二:高三了,学习紧张,妈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这天你发现妈妈在洗你的袜子,于是你对她说······
641、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只要我们有心,完全可以开发一些课本素材。试以本文为例,开发一则作文素材。
642、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退秦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充分显示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643、 (六)作业
644、 背诵全文。
645、 教学目标
646、 (一)知识目标
647、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648、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649、 (二)能力目标
650、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651、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652、 (三)情感目标
653、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654、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55、 重点、难点
656、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657、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658、 课时安排:3课时
659、 教学步骤: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人物形象
660、 第一课时
661、 教学过程
662、 一、导语
663、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664、 二、关于《左传》
665、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666、 三、相关资料
667、 史书体例
668、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69、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670、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671、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672、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673、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74、 四、背景资料
675、 (1)秦立晋君
676、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677、 (2)惠公背约
678、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679、 (3)重耳过郑
680、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681、 (4)郑楚结盟
682、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683、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684、 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685、 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686、 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687、 六.总结字词句
688、 重点字词
689、 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690、 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691、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692、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693、 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94、 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695、 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696、 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697、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698、 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699、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700、 不知:通“智”
701、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702、 词类活用
703、 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704、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705、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706、 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707、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708、 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09、 句式:
710、 1.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711、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712、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713、 通假字
714、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715、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716、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717、 4无能为也已。已:矣
718、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719、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720、 古今异义:
721、 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722、 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723、 一词多义
724、 若
725、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726、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727、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728、 知
729、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730、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731、 能
732、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733、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734、 说
735、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736、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737、 通“悦“秦伯说
738、 辞
739、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740、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741、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742、 鄙
743、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44、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745、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46、 之
747、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748、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749、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750、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751、 七、布置作业。
752、 赏析本文结构美;背诵课文。
753、 第二课时
754、 一、再次熟悉课文.
755、 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756、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757、 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758、 二、赏析本文结构美
759、 提问学生,检查赏析情况。(每组派一个代表,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看法)
760、 集体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并补充。
761、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762、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763、 (二)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764、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765、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766、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767、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768、 (三)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769、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770、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771、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772、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773、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774、 三、背诵课文。(每小组提问一两个学生)
775、 四、布置赏析作业:本文的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的归纳。
776、 第三课时
777、 一、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778、 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何话。
779、 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
780、 教师归纳,并补充。
781、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82、 (1)、以“利”巧攻心理。
783、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784、 (2)、以“害”巧析形势。
785、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786、 (3)、以“史”巧施离间。
787、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788、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789、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790、 二、人物形象分析
791、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
792、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793、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794、 人物形象归纳
795、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796、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797、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798、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799、 三、探究学习。
800、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
80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802、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803、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804、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805、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806、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807、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808、 教学重点: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809、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810、 教学方法:互动研讨
811、 教学过程:
812、 一、导入:
81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814、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815、 学生回答
816、 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817、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818、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819、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820、 烛之武:“为了您呀!”
821、 秦伯:“此话怎讲?”
822、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823、 秦伯:“请讲。”
824、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近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825、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826、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827、 秦伯:“是呀,我——”
828、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829、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830、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831、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832、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833、 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834、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835、 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836、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837、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838、 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839、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840、 学生回答
841、 师生小结
842、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843、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844、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845、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846、 学生回答
847、 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848、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849、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850、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851、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852、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853、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854、 ……
855、 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856、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857、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858、 机遇与成功
859、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860、 有志不在年高
86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862、 五、小结:
863、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864、 六、作业:
865、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866、 七、板书设计
867、 烛之武退秦师
868、 以退为进
869、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870、 诱之以利
871、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872、 一、学习目标
873、 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874、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875、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876、 若、夫、微、之。
877、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878、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879、 4.朗诵全文。
880、 二、学习重点
881、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882、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883、 三、背景分析
884、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885、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886、 四、学法指津
887、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888、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889、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890、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891、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892、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893、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894、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895、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896、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897、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898、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899、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900、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901、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902、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903、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904、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905、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906、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907、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908、 五、课文研读
909、 (一)第一段。
910、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911、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912、 (2)解释下面加点词。
913、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914、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915、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916、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917、 2、课文分析。
918、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919、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920、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921、 (二)第二段。
922、 1、基础知识。
923、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924、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925、 (2)解释下面加点词。
926、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927、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928、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929、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930、 (3)翻译下面句子。
93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932、 2、课文分析。
933、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934、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935、 (三)第三段。
936、 1、基础知识。
937、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938、 夜缒而出(zhuì)
939、 (2)解释下面加点词。
940、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941、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942、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943、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944、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945、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946、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947、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948、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949、 ①越国以鄙远。
950、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951、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952、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53、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954、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955、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956、 2、课文分析。
957、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958、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959、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960、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961、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962、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63、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964、 (四)第四段。
965、 1、基础知识。
966、 (1)解释下面加点词。
967、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968、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969、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970、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971、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972、 2、课文分析。
973、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974、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975、 附译文:
976、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977、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978、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979、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980、 (一)、词类活用
981、 (1)且贰于楚也
982、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983、 (3)臣之壮也
984、 (4)今老矣
985、 (5)越国以鄙远
986、 (6)邻之厚,君之薄也
987、 (7)共其乏困
988、 (8)君亦无所害
989、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990、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991、 (11)若不阙秦
992、 (12)与郑人盟
993、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994、 (14)唯君图之
995、 1.名词的活用
996、 A.名词活用为动词
997、 (2)军——驻军,驻扎
998、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999、 (12)盟——订(建)立同盟
1000、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001、 (14)图——计划、考虑
1002、 B.名词作状语
1003、 (10)东、西——向东、向西
1004、 夜——在晚上
1005、 2.动词的活用
1006、 A.动词活用为名词
1007、 (8)害——害处
1008、 (9)赐——恩惠,好处
1009、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010、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1011、 3.形容词的活用
101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013、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1014、 (5)远——远地
1015、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1016、 (7)乏用——缺少的东西
1017、 (二)、特殊句式
1018、 倒装句
1019、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1020、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1021、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1022、 省略句
1023、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1024、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1025、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1026、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1027、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1028、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1029、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1030、 六、课外阅读
1031、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1032、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1033、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034、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035、 及——于——
1036、 (2)楚人未既济
1037、 既——济——
1038、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1039、 及——请——
1040、 (4)又以告
1041、 以——告——
1042、 (5)既陈而后击之
1043、 既——陈——
1044、 【答案】
1045、 (1)及——与;于——在
1046、 (2)既——完全;济——渡河
1047、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1048、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1049、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1050、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想,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1051、 一、说教材
1052、 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任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保卫郑国。 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1053、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1054、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1055、教学目标:
1056、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1057、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058、 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1059、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060、 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1061、 教学重点:
1062、 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本文确立三个教学重点。
1063、 理解好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064、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065、 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1066、 教学难点:
1067、 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教学难点。
1068、 二、说教法
1069、 针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必学,本文特点必掌握,思想教育必做到。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结合我的教学特点,我将用一下方法进行教学:
1070、 A、自学、诵读、讨论、总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
1071、 B、范读、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启发讨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成教学。
1072、 选择教法的依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在教学时重点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深究课文。同时通过多媒体和讲解讨论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1073、 三、说学法
1074、 学情分析
1075、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1076、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1077、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078、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动脑分析形成能力。
1079、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
1080、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1081、 四、教学辅助手段:
1082、 多媒体
1083、 五、课时安排:
1084、 3课时。
1085、 六、说教学程序
1086、 布置预习
1087、 借助工具书,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088、 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
1089、 ①大纲要求“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1090、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109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09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 孙子兵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的结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三国演义我们最佩服谁:诸葛亮。为什么?生答:
1093、 当大敌压境,当国家将亡,我们将怎么办?几千年前的烛之武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1094、 教学新课:四个方面
1095、 A、基础知识
1096、 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1097、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1098、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1099、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1100、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1101、 B、课文内容理解
1102、 启发诱导,讨论探究
1103、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1104、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1105、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1106、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1107、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1108、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109、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1110、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1111、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1112、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1113、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1114、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115、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1116、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1117、 C、烛之武形象分析,现代观念认知。
1118、 烛之武综合人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良好人际关系,佚之狐。政治观察家,熟知各国历史及现实。哲学家,抓主要矛盾。心理学家,说服对秦君的策略。辩士,语言表达能力极强。爱国志士,对郑国态度。普通人,发牢骚。
1119、 忠义、智慧、勇敢。
1120、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121、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1122、 4.布置作业
1123、 (1)背诵全文
1124、 (2)课后练习二、三
1125、 七、说板书设计:
1126、 烛之武退秦师
1127、 郑 危在旦夕(形势) 秦晋围郑
1128、 临危受命(忠义)
1129、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敢) 秦军乃还
1130、 智说秦君(智慧)
1131、 郑 转危为安(结果) 晋亦去之
1132、 补充说明:教师教学预案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次序等。
1133、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1134、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阅读及注释
1135、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1136、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137、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1138、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亦去之。
1139、 注释
1140、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1141、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1142、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1143、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1144、 ⑤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1145、 ⑥若:假如。
1146、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1147、 ⑧陪:增加
1148、 ⑨赐:恩惠
1149、 ⑽阙:侵损,损害
1150、 ⑾说:通“悦”。
1151、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152、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153、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154、 15.因:依靠
1155、 16:敝:损害
1156、 17:知:通智
1157、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
1158、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1159、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1160、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1161、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撤离了郑国。
1162、 三维目标
1163、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1164、 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1165、 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1166、 教学重点
1167、 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1168、 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169、 说辩的艺术
1170、 课时安排:3课时
1171、 教学步骤和内容
1172、 第一课时
1173、 一、简介背景
1174、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1175、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1176、 战与和皆出于利。
1177、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重点词汇句式
1178、 正音正字
1179、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1180、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杞(qǐ)子
1181、 语言点
1182、 A、焉:
1183、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1184、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1185、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1186、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1187、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1188、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1189、 B、词类活用
1190、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1191、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1192、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193、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1194、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1195、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1196、 C、通假字
1197、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1198、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1199、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1200、 ④秦伯说:说,通“悦”
1201、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1202、 D、古今异义:
1203、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1204、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1205、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1206、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1207、 E、文言句式
1208、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1209、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1210、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1211、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1212、 三、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习,翻译全文
1213、 四、布置作业:抄写译文
1214、 第二课时
1215、 一、导入
1216、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所以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句话就打动了赵太后的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不但熄灭了赵太后的怒火,还令她欣然纳谏。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在春秋战国时代,像他一样高明的说客比比皆是。烛之武就是其中的一个。
1217、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翻译(出示幻灯片)
1218、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灯片)
1219、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1220、 小结: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郑国对晋国的无礼和背叛,这是晋国出兵的理由,但秦国仅仅是以盟军的身份助战而已,与郑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基础。
1221、 四、精读烛之武的说辞,自主学习(出示幻灯片)
1222、 1、烛之武游说的核心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1223、 (利,害)
1224、 2、你认为哪句话打动了秦伯?
1225、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26、 3、如果你是烛之武,你打算怎样劝说秦伯?
1227、 (先表达为秦国着想的立场态度,来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后阐述亡郑、保郑之于秦国的利害关系,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两国关系,破坏两者的联盟,促使秦国改变主意,化敌为友,退兵助郑。)
1228、 这段说辞语言非常精炼,可分为五层。概括各层大意。
1229、 ①语气谦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郑对秦无益。
1230、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伯的.决心。
1231、 ③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相诱。
1232、 ④以晋对秦的背叛事实离间秦晋联盟。
1233、 ⑤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是秦国的威胁。
1234、 小结:烛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说客,运用精炼的外交辞令化干戈为玉帛,说退秦师,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他这一番说辞真可谓“一语中的”、“一言兴邦”,很有针对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学习。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说的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的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1235、 五、探究学习·比较阅读《蹇叔哭秦师》,讨论:蹇叔的劝谏为什么不成功?
1236、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 传
1237、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1238、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239、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1240、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241、 秦师遂东。
1242、 (同样是劝说秦穆公,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决策之前主动征求蹇叔的意见,可见并非刚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终却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责任在谁?如果蹇叔在劝谏时能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讲究策略,而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后生晚辈的架势,也许穆公会重新考虑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军队出发前主动找穆公好好谈谈,而不是哭着说丧气话,也许穆公不会对其破口大骂,连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顾了。如果蹇叔能够在送儿子参军的时候主动找孟明等将帅分析敌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儿子哭诉,也许秦军不至于在崤之战中一败涂地,连三军统帅也被俘虏。)
1243、 小结:为人处世,要学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1244、 六、合作探究,分组活动: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为课本剧写一段角色分析。
1245、 烛之武:个性鲜明,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重用,牢骚满腹,但深明大义,能够顾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说秦伯退兵,可谓智勇双全的爱国辩士。
1246、 佚之狐: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但城府很深。(这个人的个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1247、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1248、 秦伯:唯利是图(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课后练习三)
1249、 晋侯:头脑清醒,理智行事,深谋远虑,能够随机应变,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宽阔胸怀,终成一代霸主。
1250、 小结:这篇课文中,烛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他的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辩才,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他的人物都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虽然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语的描写,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1251、 七、布置作业:
1252、 归纳语言点
1253、 以“说话的艺术”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在班上交流。
1254、 第三课时
1255、 一、学生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1256、 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257、 交待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1258、 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1259、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1260、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1261、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1262、 “夜缒而出”四字能否删掉?
1263、 不能,这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1264、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1265、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1266、 ①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1267、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亡郑决心。
1268、 ③进一步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考虑退兵
1269、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1270、 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使秦决心退兵。
1271、 小结,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甚至获得不仅于此的好处:秦郑结盟,秦派军队戍守郑国。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272、 第四段可否删掉?
1273、 不能,晋的退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刻画了晋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1274、 二、写作特点
1275、 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1276、 写人个性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1277、 作者通过语言对烛之武作了正面描写,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集中地刻画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使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值得我们学习。
1278、 三、讲解课后习题并布置作业
1279、 小练笔:设置一个情境,劝说某人接受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1280、 教学设想
1281、 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1282、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1283、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1284、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1285、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1286、 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1287、 教学目标
1288、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289、 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290、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291、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1292、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1293、 教学重点
1294、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295、 教学难点
1296、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1297、 课时安排
1298、 3课时
1299、 教学流程
1300、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1301、 第一课时
1302、 教学要点
1303、 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304、 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1305、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1306、 教学过程
1307、 一、导入
1308、 导入
1309、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1310、 《左传》其书
1311、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1312、 史书体例
1313、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1314、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1315、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1316、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1317、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1318、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1319、 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320、 (1)、秦立晋君
1321、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1322、 (2)、惠公背约
1323、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1324、 (3)重耳过郑
1325、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1326、 (4)郑楚结盟
1327、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1328、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1329、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1330、 二、课文学习
1331、 师范读课文。
1332、 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1333、 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1334、 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1335、 第二课时
1336、 教学要点:
1337、 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1338、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1339、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340、 一、整体感知
1341、 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1342、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1343、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1344、 第1段:秦晋围郑。
1345、 第2段:临危受命。
1346、 第3段:智退秦师。
1347、 第4段:晋师撤离。
1348、 二、课文赏析
1349、 第1段
1350、 (1)、生齐读第1段。
1351、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1352、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1353、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1354、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1355、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1356、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1357、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1358、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1359、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1360、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1361、 第2段
1362、 (1)男生齐读本段。
1363、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1364、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1365、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1366、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1367、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1368、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1369、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1370、 ③公曰:“……”许之。
1371、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1372、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1373、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374、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1375、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1376、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1377、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1378、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1379、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1380、 第三课时
1381、 教学要点:
1382、 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1383、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1384、 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1385、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386、 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1387、 一、课文赏析
1388、 第3段
1389、 (1)一生范读本段。
1390、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1391、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1392、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1393、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1394、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1395、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1396、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1397、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1398、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1399、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1400、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401、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1402、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403、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404、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1405、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406、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407、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1408、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1409、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1410、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1411、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1412、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1413、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1414、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1415、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1416、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1417、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1418、 第四段
1419、 (1)女生齐读本段。
1420、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1421、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1422、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1423、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1424、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1425、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1426、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1427、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1428、 二、人物形象分析:
1429、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430、 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1431、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1432、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1433、 郑伯:(1)善于纳谏。
1434、 (2)勇于自责。
1435、 (3)善于言辩。
1436、 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437、 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1438、 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1439、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1440、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441、 (1)伏笔与照应。
1442、 (2)波澜不惊。
1443、 (3)详略得当。
1444、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1445、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446、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1447、 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1448、 附:秦晋围郑形势图
1449、 板书
1450、 秦晋围郑
1451、 烛临危受命
1452、 之智退秦师
1453、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1454、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1455、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1456、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1457、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1458、 晋师撤离
1459、 教学反思
1460、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1461、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1462、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1463、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1464、 【教学目标】
1465、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1466、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1467、 教学重点
1468、 掌握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1469、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470、 教学难点
1471、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1472、 布置预习:
1473、 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1474、 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1475、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1476、 了解“城濮之战”。
1477、 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1478、 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1479、 教学过程:
1480、 一、导语
1481、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1482、 二、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1483、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1484、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1485、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1486、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1487、 三、简介背景
1488、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1489、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1490、 四、课文分析
1491、 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1492、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493、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1494、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1495、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496、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1497、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1498、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499、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1500、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1501、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1502、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1503、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1504、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撒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505、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1506、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1507、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1508、 总结
1509、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1510、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511、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1512、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1513、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1514、 五、有关知识总结
1515、 (1)、虚词
1516、 以
1517、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1518、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1519、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1520、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1521、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1522、 而
1523、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1524、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1525、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1526、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1527、 焉
1528、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1529、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1530、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1531、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1532、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1533、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1534、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1535、 (2)、词类活用
1536、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1537、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1538、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539、 ④越国以鄙远
1540、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1541、 地)
1542、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1543、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544、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1545、 疆界。)
1546、 (3)、通假字
1547、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1548、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1549、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1550、 ④秦伯说 (说,通“悦”)
1551、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1552、 (4)、古今异义:
1553、 ①行李之往来
1554、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1555、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556、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1557、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558、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1559、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1560、 (5)、文言句式
1561、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1562、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1563、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1564、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1565、 (6)重要实词:
1566、 贰
1567、 ①“二”的大写。
1568、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1569、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570、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1571、 ④离心,背叛
1572、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1573、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574、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575、 鄙
1576、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1577、 ②庸俗,鄙陋。
1578、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79、 ③看不起,轻视。
1580、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1581、 许
1582、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1583、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1584、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1585、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1586、 ⑤表处所
1587、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1588、 阙
1589、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1590、 ②què 城楼
1591、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1592、 ④quē 通“缺”
1593、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1594、 微
1595、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1596、 ②衰败 国势衰微。
1597、 ③卑贱
1598、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1599、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1600、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1601、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1602、 敝
1603、 ①坏,破旧。
1604、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1605、 ②谦词 敝人
1606、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1607、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1608、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1609、 六、布置作业
1610、 (1) 背诵全文
1611、 (2)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1612、 【教学构想】
1613、 1.课文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1614、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1615、 3.教学目标:
1616、 A.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1617、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1618、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1619、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620、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1621、 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辞赏析。
1622、 5.教法与学法
1623、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1624、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1625、 6.教学时数:两课时
1626、 【教学过程设计】
1627、 第一课时
1628、 教学设想:
1629、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
1630、 教学步骤:
1631、 一、学生自学课文
1632、 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2。
1633、 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
1634、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1。
1635、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完成思考和练习3。
1636、 (设置以上预习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
1637、 二、整理自学卡片(见附录)
1638、 (设计以上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自学卡片可统一印制,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
1639、 第二课时
1640、 教学设想:
1641、 讨论质疑,理清思路;钩玄提要,熟读成诵;分析形象,赏析说辞。
1642、 教学步骤:
1643、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644、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课后思考和练习2)
1645、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1646、 参考答案:(朝──早晨亡──灭亡厌──满足国──国家戍──戍守夕──晚上危──危险师──军队及──达到辞──推辞)
1647、 2.本文课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的前面加一个词或者短语,使文意更加明确。
1648、 烛之武()退秦师
1649、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1650、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1651、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1652、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653、 1.介绍诵读好处,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1654、 关于诵读——
165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1656、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1657、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1658、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1659、 2.学生初读全文,注意字音、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1660、 3.老师示范背诵。
1661、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段背诵课文。
1662、 第一自然段:
1663、 1.出示“晋秦围郑示意图”
1664、 2.老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665、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毗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1666、 3.诵读指导:
1667、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1668、 4.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669、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1670、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1671、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1672、 5.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1673、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1674、 6.学生背诵第一段。
1675、 第二自然段
1676、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1677、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678、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1679、 4.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1680、 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1681、 第三自然段
1682、 1.学生齐读。
1683、 2.诵读指导。
1684、 ①“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1685、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1686、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1687、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1688、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1689、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1690、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
1691、 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1692、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
1693、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1694、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1695、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1696、 以下分析供参考——
1697、 (1)以“利”巧攻心理。
1698、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1699、 (2)以“害”巧析形势。
1700、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1701、 (3)以“史”巧施离间。
1702、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1703、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1704、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1705、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1706、 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1707、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1708、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1709、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1710、 1.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直至背诵。
1711、 2.检查背诵情况
1712、 第四自然段
1713、 1.选一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
1714、 2.点评与指导:
171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1716、 3.齐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1717、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718、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1719、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1720、 “夜缒而出”——“勇”
1721、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1722、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1723、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1724、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1725、 五、布置作业
1726、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1727、 如:
1728、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1729、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1730、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1731、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1732、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1733、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1734、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1735、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1736、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1737、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1738、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1739、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